典型宣传
“西迁精神”的由来与内涵
来源: 人民政协报 2019/6/27 10:50:00 作者 : 史瑞琼 张琢悦   人气: 18012

62年前,数千名交通大学师生响应国家号召,告别繁华的上海、扎根古都西安,为国家建设、为西部的文教事业奉献出青春年华。

2017年11月,15位交大西迁老同志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信中说:“多年来在西北的奋斗,我们形成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并在代代师生中传承弘扬。”

2017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向当年响应国家号召献身大西北建设的交大老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2018年伊始,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再次提到西迁老教授的来信:“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62年来,西迁的交大师生克服重重困难,用青春和汗水在西北建设了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在交大西迁的洪流中,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筑成了“西迁精神”的丰碑……

“胸怀大局”的担当精神

20世纪50年代,有“东方麻省理工”之称的交通大学,从繁华的大上海迁至古城西安,在大西北的黄土地上深深地扎下根来。此次迁校,不仅仅是一次空间的转移,其背后凝聚着交大人爱党报国的使命担当与服务人民的家国情怀。

“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干事创业”……回顾交通大学西迁的历程,西迁群体的爱国热情仿佛就在眼前。

1955年4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交通大学从上海迁至西安。交通大学西迁是国家调整新中国工业建设、文化发展和高等教育布局的重大举措,影响巨大、意义深远。1955年5月25日,时任交通大学校长的彭康向师生们公布了西迁的决定。

交通大学西迁之时,彭康已步入天命之年,却以非凡的毅力和卓越的领导力,完成西迁使命。在对迁校问题发表意见时,他开宗明义:“我们这个多科性工业大学如何发挥作用,都要更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考虑我们学校的问题必须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合理部署来考虑”。短短数语,道出了老校长心系国家发展,为人民办好教育的真切情怀。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他的庄严承诺:“要在西北扎下根来,愿尽毕生之力办好西安交通大学。”

这种爱国情怀体现在广大教职员工身上也是不胜枚举,留下许多教育后世的生动故事。

秦岭一片白云飘,关中平原真富饶,

周秦汉唐是古都,工业重镇在今朝;

交大西迁任务重,西安建校热情高,

文教适应工农业,经济建设进高潮。

1957年9月的一个早晨,陈学俊站在西安交通大学东门远眺秦岭,写下了这首《迁校有感》。这一年,他和夫人带着4个孩子乘坐第一批载有交大教师的专列,由上海来到了西安。临行前,他将上海的两处房产交给上海市房管部门。“既然去西安扎根西北黄土地,就不要再为房子而有所牵挂,钱是身外之物,不值得去计较。”38岁的他,是交大西迁中最年轻的教授。

中国“电机之父”钟兆琳先生,迁校时已57岁。他婉拒周恩来总理考虑他年龄比较大,夫人需卧床养病,可不必去西安的照顾,孤身一人前往西安。他的感人事迹,在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中口口相传,称颂至今。在他的感召和带动下,他所在系的绝大多数教师迁来西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就这样,年近花甲的钟兆琳,不辞辛劳,事必躬亲,在一片荒凉的黄土地上将西安交大电机系扶上了迅猛发展的轨道,并逐渐成为国内基础雄厚、规模较大、设备日臻完善的高校电机系。

以钟兆琳、陈大燮为代表的一批党外代表人士在西迁前后,旗帜鲜明拥护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坚决拥护学校党委的决定,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体现了崇高的家国情怀,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颂歌。

钟兆琳教授掷地有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支援西北每个教师都有责任。”陈大燮教授斩钉截铁:“迁校西安是政府的决定、祖国的号召,对国家工业建设是有很重大意义的,因此,我们要坚决响应这一号召。”赵富鑫教授壮怀激烈:“50多岁我还算年轻,到西北有好多事可以做啊!”

同以上教授一样壮怀激烈的还有一批民主党派代表人士,他们视党和国家的需要高于一切,放弃了上海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携家带眷,来到当时还比较艰苦的西安,立志为建设祖国大西北做贡献。

他们以自身的艰苦奋斗,表现了与党同心同德的高尚情操,共同铸就了可歌可泣的“西迁精神”,是“胸怀大局”的精神写照,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响应党的号召为建设祖国西部而无私奉献的壮丽凯歌。

“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

向西,向远方。西迁过程中,最令人动容的还是交大人在迁校、建校过程中经历的那些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日子,保存的那种拼搏奋进、排除万难的劲头。

直到今天,83岁的潘季教授还清楚地记得,当年老一辈交大人满怀憧憬和希望,在西去的列车上唱着歌儿兴高采烈的场景。“60多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深深吸引我的,是一种为国家建设而拼搏的火热生活,是开拓、创造、创新所带来的快乐。”

时光回溯到62年前,为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交通大学师生员工怀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壮志豪情,从黄浦江畔的大上海奔赴古都西安,斗志昂扬地投身祖国西部建设,成为西部开发的先行者。

他们中有著名的教育家、教授,也有讲师、助教、管理职员、技术员,还有炊事员、理发师、花工等后勤服务人员,甚至包括酱菜厂、煤球厂的工人。

“长安好/建设待支援/十万健儿湖海气/吴侬软语满街喧/何必忆江南!”这首创作于1957年的《忆江南》道出了无数西迁交大人的心声。而这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词作者便是西迁而来的沪上名医沈云扉,他以66岁高龄来到西安新校的小诊所里为师生服务,一干就是8年。

“我已经在西安交大工作61年了,回顾迁校的那一段经历,还是热血沸腾。那时候大家都有一种精神,一种为了国家的富强不顾一切去奋斗的精神。”西迁教师、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谢友柏回忆说。

当时西安的条件十分艰苦:马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用水非常紧张。建校初期,野兔在校园草丛中乱跑,半夜甚至能听到狼嚎。冬天教室仅靠一个小炉子取暖,洗脸水得到工地上去端……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大家都精神饱满,干劲十足。

总务长任梦林作为学校后勤事务的大管家,领衔承担新校建设任务。为了保证交大顺利西迁,他所率领的交大工作组与工地建设人员必须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11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当时,参加施工的有2500名工人之多,他们没日没夜地干,每天晚上加班,过春节也只休息三天,年初四即照常施工。

据当时参加建设的基建科科长王则茂回忆说:“那年冬天特别冷,经常风雪交加,地面积雪盈尺,气温低达零下15℃。施工组的同志们住在工棚,与工人同吃同住,同甘共苦,没有什么人叫苦,没有任何埋怨。大家从不考虑个人,只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完成迁校任务,支援大西北。”

“当年放弃个人生活优厚待遇的教授和先生们是英雄,为交大迁校默默奉献的建设者们更是英雄。”迁校时正值青春年华的卢烈英教授说。

“无私奉献”的标杆精神

大学之道,在于立德树人,在于培育英才。“西迁精神”最为可贵的就是体现在全体教职工身上的那种兢兢业业、工作第一的无私奉献精神。

1956年,刚到西安的教师们顾不上休息,一下火车就忙着筹备开学。9月下旬,新学期正式开始,一切却井井有条。“这就是交大人的品质,没有因迁校而延迟一天开学,没有因为迁校而少开一门课程,也没有因为迁校而耽误原定的教学和实验计划,堪称那个年代的一个奇迹。”陈听宽教授自豪地说。

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课比天大的教学理念,都高度体现了交大西迁者对其工作的热爱以及对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热忱与期待。

热工先驱陈大燮作为迁校带头人之一,舍弃了大上海的优越生活环境,卖掉了在上海的房产,义无反顾偕夫人一起,首批赴西安参加建校工作。1957年,在西安部分新生入学典礼上,陈大燮说:“我是交通大学包括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的教务长,但我首先要为西安部分的学生上好课。”一席话,坚定了大家献身大西北的决心。

数学家张鸿,早年留学日本,迁校时任交通大学的副教务长。他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迁校问题,他曾说,“西北是祖国强大的工业基地,迫切需要一个专业齐全、力量强大的学校为她服务,因此应该争取交大西迁,来支援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出支援大西北建设的号召后,他毅然携病妻弱女,带头来到西安创业,以满腔热情,不分昼夜地投入到紧张繁重的建校工作中。面对主讲教师严重不足的困难,已经多年忙于行政而离开讲台的他,重新拿起教鞭主讲高等数学,在教学第一线上拼搏。

被学校授予“终身教授”的赵富鑫同样在1956年随校西迁,一去便扎根西安43年。他一生从事大学物理教学、研究近70年,为交大物理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老交大“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教学传统的建立,以及中国大学物理教材的编订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据傅景常回忆:赵先生授课“滚瓜烂熟,无书无稿,只发讲义,一边滔滔不绝地讲,一边笔走龙蛇地写板书,刚写满两块黑板,即闻下课铃响,每次上课差不多都是如此,其掌控授课的时间,竟如此准确。”同时,赵先生协同著名物理学教授裘维裕、周铭进行基础物理课程的设计、教学和实验改革,为交大老传统的建立做出了突出贡献。

伴随着第一批西迁人润物无声的感染与影响,越来越多的交大人沿着先辈走过的足迹,步履铿锵,足音响亮。

西安交大机械工程学院教授蒋庄德回忆西迁教授们艰苦奋斗的往事时,感叹至今仍历历在目,“我的导师赵卓贤教授指导我从几何量测量开始从事科研工作,当时他有病在身,还一直坚持认真修改我的论文;已故的屈梁生院士当时家里冬天还点着炉子,雪夜约我到家里长时间讨论动态数据处理……”

“我们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人,传承西迁精神,就是要传承好这些老师的精神力量和无私奉献。我们常说不忘初心,就是要为国家培养爱游戏(中国) 官方网站入口优秀杰出的人才,将西安交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这些正是我们接好接力棒,为之不断奋斗的前进动力。”蒋庄德深情说道。

84岁高龄的西安交大退休教师胡奈赛认为,交大西迁最珍贵的是迁来了一批有思想有大爱之人,他们不仅在西迁历史中做出巨大贡献,更成为我们治学之路的标杆。

传承师德,弘扬西迁,尽管1994年胡奈赛就已退休,但她现在仍然每天都到校园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上班,为青年教师搞好教学和科研出谋划策。

电信学院院长、2017年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管晓宏曾在1995年留学归国。面对母校和多所东部高校伸出的橄榄枝,他却毅然选择回到当时生活和科研条件仍较为落后的西安交大从事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

“我所在的系统工程研究所,领导和老教师大部分都是西迁来的。胡保生、万百五等老教授严谨、勤奋的治学态度对我影响很深。”管晓宏说,“西迁精神”首要是胸怀大局,自己选择回来也是受老先生们的感染。

“弘扬传统”的创新精神

沿着“西迁精神”的传承脉络,西安交大走出了一条求实创新、超越自我的开拓创新之路。在新时代,西安交大正以“西迁精神”的内涵实质为引领,开创和升华了新的实践内容。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安交大更是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不断迎来发展的新机遇、创新的新模式。

2014年,西安交大正式开启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建设。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渭河之滨,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正在拔地而起,上百座塔吊,近万名建设者正在打造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2020年全面投入使用后,这里将成为世界级科技中心,国家级科技成果研发转换平台,也将成为我国第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认为,这将是交大迁校后的第二次创业。“作为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建的国家级项目,是西安交大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西安交大将大学与社会有机融合,发挥大学引领作用的积极探索。”

同年,西安交大还发起了“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并成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得到了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已得到包括英法意及中国周边国家40余所高校的响应。

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西安交大入选全国36所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同时,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8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2018年1月,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西安交通大学主持的7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数量,西安交大位居全国高校第二。

围绕“双一流”和“创新港”建设的这一系列改革,也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效。

继今年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经济学与商学首次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学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增至14个之后,材料科学也在近期进入世界前1‰,学校进入前1‰的学科数增至两个(工程学和材料科学)。

 在上海软科发布的“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西安交大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和力学三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一且进入前1%,进入学科数位列全国第5。

如今的西安交大,不仅是重要的人才库、智力库,更是西部地区位居前列的科教高地。这一切,都离不开那一场浩浩荡荡的西迁,更离不开西安交大人对“西迁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大力传承和弘扬“西迁精神”,让“西迁精神”永放光芒,已经内化成为西安交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精神力量和动力源泉。

“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这16字的“西迁精神”已深深厚植于百年交大的血脉之中。随着时代的变革,历久弥新,经久不绝。

(原文链接:http://dangshi.people.com.cn/n1/2018/0208/c85037-29812350.html )